大參考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41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風:稽查富士康,釋放什么信號?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23-10-24 02:15: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富士康被查”的消息沖上各大平臺的熱搜榜首。

  這次對富士康的稽查,“涉及面很廣,力度很大”。

  根據環球時報的報道,這次稅務部門對富士康在廣東,江蘇的重點企業進行了稅務稽查;自然資源部門對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的重點企業用地情況進行現場調查。

  很顯然這次稽查是“雙管齊下”,盯緊“稅收”和“用地”兩大領域。

  這次稽查橫跨稅收和用地,而且涉及多省,“同步調查”,很顯然是自上而下的國家部門出手。

  針對這次對富士康的“雙線稽查”,網上輿論爭議很大,批評的,叫好的都有。

  對于這次雙線稽查,負面解讀主要在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認為稽查富士康是在“驅趕外資”,導致外資進一步逃離。

  改革開放以來的四十多年,富士康一直是“臺資”投資內地制造業的典范。

  過去十幾年,內地多個省份“爭搶甚至求著富士康落戶當地”的新聞層出不窮。

  一些“省會城市”都曾經將爭取富士康落戶當地作為當年的“政府頭號工程”舉全市之力去爭取。

  最近幾年隨著部分外資企業轉向越南和印度,加之富士康爆出多次“招工難”,“招工攤派”的負面新聞,讓人感覺富士康從“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

  這次對富士康的稽查,被一些人解讀為“驅趕外資”,卸磨殺驢,加大內循環的措施,很顯然是惡意散布焦慮。

  第二方面,認為富士康關乎“百萬就業”,大而不能倒,大而不能查!

  過去三十年,富士康在內地二十多座城市,建了四十多個廠區和產業園,巔峰時期,用工超過百萬。

  其中最典型的是鄭州富士康和深圳富士康,都曾經是聚居工人超過20萬的“小型城鎮”。

  部分人認為對富士康的納稅和土地稽查,會導致富士康“逃離”,從而最終帶來“幾十萬人”的失業。

  他們認為針對“富士康”,就是不把幾十萬富士康就業家庭放在心上,讓他們成為“犧牲的代價”。

  這批人還將富士康與華為,與大型央企國企對立起來,質疑為什么稽查富士康,而不查華為,或者稅務稽查國企?

  可如果擺出納稅數據,這群人立馬就“閉嘴”了。

  受到美國舉國之力的打壓,華為2022年的營收從曾經巔峰的8900億,下降到6400億,卻依舊完成納稅903億,賬面稅率超過了14%,這在全球高新科技公司都是很少見的。

  與之相對的,互聯網頭部“科技公司”美團,去年營收超過2000億,可是納稅只有7000萬。

  當然,這不是說美團“逃稅”,而是賬面“虧損”導致的稅收減少。

  更加扎眼的是全國出行領域的壟斷企業滴滴,去年營收超1000億,因為賬面虧損,全年納稅只有400萬。

  因此在“納稅”領域,還真沒有企業敢于碰瓷華為。

  所以稅務稽查富士康,并不是“差異化對待華為”,而是華為納稅做到讓人無話可說。

  這次雙管齊下稽查富士康,除了“大量負面評價”,許多“自嗨”的正面評價,我認為也有“表面高級紅,實際低級黑”的效果。

  今天富士康被查的消息頂上熱搜之后,絕大多數人都將稽查進行“政治解讀”。

  我認為兩種將稽查富士康“拔高”的兩種政治化解讀不可取。

  第一種解讀,認為“郭臺銘說錯話,搞選舉”,所以我們對富士康下手。

  郭臺銘明面上辭去富士康的職務參與臺灣島選舉,但他實際上還是“富士康的掌舵人”,這一判斷是沒有錯的。

  可是郭臺銘并不是今年才參加選舉的,也不是今年才加速“美國建廠”,努力與美國合作的。

  早在2020年之前的上一個選舉周期,郭臺銘就“棄商從政”,要競選臺灣島領導人。

  當時美國還是特朗普執政時期,富士康就加大了美國建廠步伐,努力綁定與加深和美國的關系。

  至于郭臺銘關于兩岸關系的錯誤表述,親近美國制衡大陸的一些言論,也是上個選舉就有的表態。

  針對郭臺銘四年前就開始的選舉,我們在今天稽查“富士康”,是非常牽強的解讀。

  我國在“反臺獨”領域,針對一些明確支持臺獨的企業,是有制裁措施,如今將對富士康的稽查,上升到“政治選舉導致稽查”的程度,會讓所有臺資資本都陷入“稽查擴大化”的恐慌中。

  所以這種“鼓吹”,好像“整治郭臺銘很爽”,但實際上給這次稽查抹上了不該有的色彩。

  第二種解讀:認為稽查富士康,是在向拼過供應鏈下手,向親美派亮劍。

  這類觀點往往將美國制裁華為和富士康加速在美國建廠綁定在一起說。

  因為富士康在蘋果供應鏈中占據舉足輕重作用,這些人宣揚稽查富士康是痛打蘋果,為美國制裁華為出氣。

  同時蘋果產業鏈部分離開中國,遷往越南和印度,富士康多次宣揚遷往越南和印度,都被解讀為用“稽查”來懲罰這些“制造業脫鉤”行為。

  這類觀點許多國人看了,確實有“揚眉吐氣”的爽感,可這無形是給國家部門與華為“共同招黑”。

  無論是蘋果產業鏈,還是富士康,依舊是為我國制造業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和高收入消費群體的企業,雖然美國政府幫助國內科技企業打壓遏制他國優質企業是“常態”。

  但宣揚我國多部門以“稽查懲戒”方式為華為站臺,這種宣傳絕對是低級紅,高級黑!

  在我看來,對富士康的雙線稽查,既不像負面輿論說的那樣“對外資趕盡殺絕”,“外資屁股摸不得”;也不像一些“自嗨”族宣稱的懲戒郭臺銘,懲戒蘋果產業鏈外遷。

  那么這次富士康雙線稽查,釋放的到底是什么信號呢?

  我們解讀的依據標準還是要“實事求是”。

  過去十年,因為調研高端制造業,特別是消費電子與自動化領域,我先后去過昆山富士康,鄭州富士康和太原富士康。

  在2010年第一次去昆山富士康的時候,我就被園區里的大型購物中心和電影院震撼到了,第一次接觸這種“城鎮型廠區”。

  2016年到太原富士康出差的時候,我見到太原圍繞富士康建了新區,公安分局都以富士康新區命名。

  現實是富士康在我國多個省會城市都是“超級巨無霸”,這些城市在引入富士康落地的時候,都會做出“要土地給土地,要稅收優惠給稅收優惠”的巨大讓步。

  在此背景下,在用地方面,富士康可以0成本或者以極低的價格,得到遠多于“實際生產需求”的土地。

  然后富士康通過建設“產業園”,進行“二次招商”,以市場價向其他企業轉售土地或者“出租土地”,0成本的成為土地“二道販子”。

  在過去三十年,富士康全國四十多個產業園,轉賣獲利或者“超期閑置”的土地太多了,如今展開土地稽查,是要富士康回到“普通大型制造企業”的位置上。

  另外,在稅收領域,全國各地給富士康落地一般都有5~19年的稅收優惠,富士康2022年集團進口總額約5400億元人民幣,占我國進口總額3%;出口總額約8490億元人民幣,占我國出口總額3.5%。

  看起來占比數額不高,但是一家企業占全國外貿3%以上份額,絕對稱得上舉足輕重。

  如此大的體量,如果是在我國各地“稅收優惠”政策下合規運營,我們當然歡迎,可如果在“稅收優惠”的背景下,依舊“偷稅漏稅”,在如此體量的背景下,這對我們國家的稅收薅羊毛就更嚴重了。

  從實事求是的角度,無論是用地,還是稅收,富士康的龐大體量都讓我們國家的國有土地財富和全民稅收被侵占,對富士康的稽查都勢在必行。

  因此這次富士康的土地和稅收稽查,我的觀點是回到土地和稅收的角度去解讀,既不用制造負面恐慌,也沒必要“拔高”政治意義。

  讓經濟領域的問題回歸經濟,才是正確的“復蘇”之道!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手機版|小黑屋|大參考 |

GMT+8, 2023-11-17 18:24 , Processed in 0.0937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參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網安備41010502003328號

  豫ICP備17029791號-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色综合久久本道鬼色_色综合久久台湾佬_久久天天躁狠狠躁_久久超级碰中文字幕